下面這段話,你聽一聽,在2021年1的1月6日,此時此刻,是不是很有道理,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可以從過去的三年投資中明顯感覺到,買5倍的股票,明顯沒有買50倍以上股票掙錢多掙錢快。我想借此機會談一談對這些股票高估值的看法,首先明確一點,第一點,很多投資者對于估值看法基本上是停留在一個靜態的層面,根據以往的業績,或者說今年業績去看一些公司,覺得是100倍、5倍、10倍,實際上我們投資的話投的是未來,是未來現金流軸線。估值更多是要考慮這種兩年、三年甚至五年之后的估值。大家現在為什么愿意給創業板很多高成長公司100倍以上的估值,因為大家預期通過三五年的成長能把這個估值降到一個合理20倍、30倍的水平,為什么市場包括地產銀行就幾倍的估值,大家預期他們未來隨著他們盈利的惡化,他們的估值會一步一步往上走,這個高和低的話,只是現在一個靜態的觀點,而并不代表對未來的看法,關鍵在于未來的判斷是否體現,高估值能不能下來,低估值的能不能上去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現在揭曉說這段話背景。
2015年12月10日,中郵基金任澤松的發言。關于任澤松,可以百度了解下。
之后呢? 之后好像50pe的股票下跌連綿不斷.....